初生的寶貝沒有語言,除了哭,唯一能和你“聊天”的方式就是模仿你。模仿看似簡單卻很有效,可以一下子抓住你的心、你的目光,讓他愿意一試再試,意猶未盡……
這是上天賦予他的又一個特殊的本領,憑借著它,寶貝才得以一點一點地學會了一切。而我們也在這被模仿中漸漸學會了為人父母。
當你喂小寶寶吃飯時,把小勺遞到他面前,寶寶自然地張開了嘴,等著品嘗美味。而你看著看著,嘴也不由得張開,你們到底是誰在模仿誰?
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艾普·迪葉特斯特輝解釋說:“在五分之四的情況下,是孩子看到伸過來的勺子后先張嘴,然后父母才模仿孩子的動作;余下五分之一的情況是父母先演示,孩子再模仿?!边@個簡單的喂飯的例子說明,模仿不是單向的,模仿其實就是父母和寶貝之間最初的一種交流方式。
不僅如此,艾普教投還告訴我們:“如同水中的魚群居群嬉一樣,人也時時參照周邊的人們,互相觀察、互相模仿。當與別人一致后,我們便能從中獲得一種歸屬感以及被認可、被接納的喜悅。所以,模仿并非可有可無,它是自然賦予我們的一種本能,就在這種本能中,寶貝逐漸學會了發(fā)聲、手勢、表情……”
其實,早在誕生的那一刻,寶貝的模仿之旅就已開始了。一位兒科老專家就曾在一名剛剛出生8小時的小女嬰身上驗證過。首先,老專家和小嬰兒互相注視,隨后,老專家慢慢地伸出他的舌頭,稍候片刻,小嬰兒也伸出了她的舌頭??吹竭@一幕,在場的大夫和護士們都感到很驚奇。有人建議,讓這個新生兒一個一個地、面對面地和所有的工作人員見面,包括老專家,但有一條規(guī)定——和小女嬰見面者切勿伸出自己的舌頭。結果,只有見到老專家時,不管老專家的面部表現(xiàn)如何,她都會伸出她的舌頭。多么有趣的一個場面,不是嗎?
而到了2~3周之后,寶貝開始能夠揮動著小手指,學習你的手勢了。第6周至5個月的這一階段,寶貝會跟著大人發(fā)出聲音,你對他笑,他也會以笑臉回報;你張開雙臂,他也會張開雙臂了。
在模仿中,寶貝與大人們交流著;在模仿中,寶貝知道了肢體該如何運動;在模仿中,寶貝漸漸意識到自己有著與大人一樣的臉;在模仿中,寶貝明白了不周的心情應該用不同的表情來表現(xiàn)。自己很高興時,他知道應該用一個微笑來告訴大人們,之后,他便會看到一張,同樣的笑臉。因為,笑是會傳染的。
4~6個月的時候,寶貝的協(xié)調能力漸漸增強,他們開始學習像大人那樣擺弄物件。
到了8~12個月,寶貝已經完全掌握了我們逗他時的所有本事,比如他會把小臉藏在毛毯后面,同你開玩笑;還想學你的樣,做你正在做的事。
寶貝1歲的時候,學到的一個最重要的動作是用食指來指方向。因為在過去的一年里,他經常在爸爸媽媽的手指指引下發(fā)現(xiàn)有趣的東西,現(xiàn)在他也會用手指引導大人的視線了,讓爸爸媽媽陪他一起看那些他覺得有趣、興奮和害怕的東西。
當然,寶寶的本意不是要我們注意某樣東西,而是期望大人多多關注他。寶寶開電視機,擺弄遙控器,如果大人不搭理他,他會一直玩下去。
12~18個月的時候,寶寶會使用調羹了,什么都想自己試試,想跟媽媽一樣自己從碗里舀東西,想自己倒牛奶。寶貝可能把餐桌弄得一團糟,但是千萬別因為雜亂無序而責備他又在調皮搗蛋,他的的確確是在學習。想想你自己學開車時是否也是手忙腳亂的呢?
到了寶貝18個月的時候,他一邊繼續(xù)著模仿之旅,一邊漸漸明白了大人也不是想做什么事都能做成功。他看到媽媽無法搬動那個大箱子,爸爸打不開那把生銹的鎖。他們開始模仿在電視中看到的人物,學他們的樣子跳舞、唱歌、做事。這個階段的孩子隱約知道電視里的人和真實生活中的人是不一樣的,但他們還是急于把從電視中、小伙伴和周遭的大人那里學來的東西表達出來。
到快2歲的時候,寶貝簡直迷上了大人的日常行為,想學你洗碗、掃地、吸塵??吹桨职衷趬ι厢敄|西,他也找來小錘子,往墻上敲。
有位媽媽發(fā)現(xiàn)2歲的女兒同3歲的表姐在玩游戲,她要表姐睡覺,拍拍她的頭,在她臉上吻了一下,就像平時她臨睡前媽媽為她做的…樣。媽媽感動不已,想不列自己平時的行為這樣深印在女兒心中。
寶貝3歲了,想象力越來越豐富,于是他會把鞋子當做一輛車,把鉛筆當成媽媽燒菜的勺子。他喜歡跟媽媽在廚房里玩,真希望自己馬上就成為一個大人!